這一切都關于尺度,所以從 Apple.com 上可以學到什么,如果只是用網格系統去分析會陷入機械,需要觀看和比較,不僅要感性的去分析,同時也要進入“像素級”地用眼睛去分析。
此外,
體量感
當你進入 Apple 的網站,看著空靈的頁面上碩大的產品/廣告畫面,在周圍留白的襯托之下,感覺如何?
屏幕上圖片的尺
寸、背景以及周圍的留白,都能夠體現出元素的所謂“體量感”,使其視覺沖擊力更強,更容易被用戶的眼睛和大腦所接受。在現實世界中的海報設計也常常能看到
這樣的手法。非專業的設計中常常犯的錯誤就是試圖充分利用每一點空間(最有代表性的是國內的 WAP
網站設計...),讓用戶感覺進了北京的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一樣。與之對比的是那些奢侈品商店,大家可以體驗一下異同。
當你試圖“沖擊”用戶,就必須排除干擾,將最重要的元素放大到極致,一下子抓住用戶。
層次
那么多產品內容,如何展示出來? Apple 網站常用的手法(也是設計的通用原則)是將最重點的信息放到用戶最初看到的頁面里,而將更詳細的信息放到下一級頁面,或者在詳情頁面里,頂部是摘要信息,頁面下面才是就每個特性的具體說明。
商業寫作中常用的“金字塔原理”,是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,將最概括的內容放到最前面呈現給用戶,然而逐層展開,每一層都會是下一層內容的概括。在信息產品(包括網站等)的界面中也需要這樣,別指望用戶會從上到下聽你娓娓道來... 我們必須讓“錨點”發揮作用。
無論你有多少個點想要呈現給用戶,別忘了,用戶的認知能力有限、耐心有限,有層次就意味著你必須取舍,將真正重要的凸顯出來,將次要的淡化到下一個層次去。
減少任務噪音和視覺噪音
Apple 眾多產品(例如 iPhone)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對于任務噪音和視覺噪音的控制(這兩者經常聯系在一起)。
沒有多余的裝飾、不同灰度字體顏色的使用、間距、留白、結構化的布局 ...... 好吧,我們的眼睛都不喜歡“噪音”。